ARTICLES

16. 重音的重要性

凡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耳朵在听任何音乐家演奏的CD时,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轻而易举地说出这个曲子是几拍的,旋律是从第几拍开始的,因他们从数重音与其他拍子节奏的轻重关系上知道了这个简单的秘密。这些专业的音乐家们在演奏任何曲子时,一定有规律地在旋律和伴奏中加入重音。而其实,作曲家们从一开始构思曲子时,首先就得决定他要写的曲子的节拍、调性和风格,所以各种拍子和风格的曲目早就自动包括了曲子特有的重音。而音乐家演奏这曲子时也自动弹出节拍和重音的感觉,例如2/4拍的重音的规律是一重二轻、3/4拍是重轻轻……等等。所以听众欣赏时也觉得很舒服。而没有经验的学生在弹曲子时或者是没加重音,或者是常在大指上自动弹出重音,使整首曲子的节拍变得像喝醉酒似地乱晃,所以学生们必须学习这基本的节拍和重音的方法。

我以前在大陆不同城市演出,常在夜晚乘坐长途火车,因辗转难眠,耳朵仔细倾听窗外车轮在铁轨上的撞击声,逐渐地听出每八节铁轨一个重音,感觉是有规律而舒服的,终於可以安然入睡了。可事后转念一想,工人在安装铁轨时,怎么可能每八节铁轨一定有一个铁轨缝宽点造成重音呢?我才想明白这重音的感觉是人们天生的,没有重音也会从音乐中造出重音和重拍来,否则听的人就不舒服。例如 2/4 拍的进行曲,两腿在走路时,是两腿平均触地,怎么可能左脚重而右脚轻呢?但在音乐中的节拍却一定加上第一拍重,第二拍轻,听起来才舒服;又例如3/4拍的圆舞曲,因为只有第一拍脚踏到地上,而二、三拍是在脚滑动的过程中,脚并没有踏实地踩到地,而学生如果把圆舞曲的每一拍都弹成重音,岂不是像大狗熊般沉重?

问题是,当学生练琴时这重音和重拍是什么时候加进去的?答案是:一开始练习时!否则不太容易改。这种情况正像盖房子,当然是先搭好柱子(重音),才搭建墙面啦(旋律),而当整面墙造好了时,人人都知道这墙里一定有柱子(重音),否则墙早就塌了(全曲节奏不稳)。而实际演奏时,这重音已很小声或不明显了,只是隐约地听出或感觉到,正像墙完工后看不见墙里的柱子同理。

这重音也是一种很有用的练琴方法。例如,右手弹快速的音阶时,左手的伴奏除了在音乐上陪衬右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打拍子,因左手拍子稳定,旋律就不容易晃。但当左右手同时高速平行地跑动时,例如从车尔尼练习曲849第23、30首或740的第5首,直到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号称“鬼门关”的大段落的双手高速跑动,学生为什么不容易弹得整齐?因左手的功能从弹伴奏和打拍子变成了和右手一样高速跑动,此时双手如不加重音去练习,以后几乎很难弹得整齐,而且容易打滑。

左右手如同时高速跑动,而又不同时进出时,例如从莫扎特奏鸣曲K189h第一乐章43、44小节直到著名的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264-280小节,此时的两手如不用每拍加重音的方法去练习,很难能弹得整齐。

其实这重音加在心里比加在手上更重要,典型的例子是,如果第一拍的正拍上两手都没音,正拍之后双手又同时弹出,例如李斯特著名的“钟”的96、98、100小节,如果不在心里把重音准确数出,两手是决不可能弹的准确的。当然,过了练习的阶段而准备演奏时,这加重音练琴的方法也就减至最低,而去服从音乐和乐句线条的进行了。

这加重音的情况也有例外,例如当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恰恰落在小节线后第一拍时,此时演奏者要决定:重音重要或是乐句未尾弹得较轻重要,此时我通常要求照顾乐句的感觉而舍弃重音,因重音还有机会在别的小节上表达出来。

另一种例外是:某些曲子当作曲家或钢琴家自己要求“不要有重音”时,录出的CD当然也就听不出重音啦,例如钢琴家A.Brendel演奏的巴赫“半音幻想前奏曲(BWV903)”时,当他用双手交替弹整页的高速音阶式旋律时,我就几乎完全听不见重音。而那触键及音色之漂亮,真是“珠圆玉润”、令人叫绝。当然,演奏风格及处理是见仁见智,不需要在这里讨论了。

Article List

*Europe Performance Tour 2019

00.前言

01. 油漆匠与练琴方法

02. 鼻子长在哪儿?------宴会和曲式学的布局

03. 学钢琴的初学者常见的毛病

04. 你能一分钟弹800个音吗?——关于速度的基本功训练

05. 三年学一级和一年考三级

06. 说话、弹乐句与唐诗

07. 节拍器在那里?

08. “向你的敌人学习”

09. 指法的重要性

10. “成长是硬道理”两种培养学生的“路线之争”

11. 思路和练琴方法

12. 糖醋鱼与触键

13. 肌肉是有记忆力的吗?

14.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15. 杀鸡是否应该用牛刀(副题:怎样弹琶音和类似的技巧?)

16. 重音的重要性

17. 论放松(肩膀与手腕能同时完全放松吗?)

18. 人应吃鳄鱼,还是鳄鱼应吃人——谈快速触键的训练

19. 关于教材之我见——开药房与车尔尼练习曲及其他

20. 关于教材之我见——从视谱谈起巴斯田教材

21. 关于教材之我见——注意教材中的关键转折点

22. 从好学生怎样接近钢琴家的水准?

23. 慎选老师

24. 从渐强渐弱说起......

25. 珍珠项链的启示(一)

26. 珍珠项链的启示(二)

27. 什么时候才能上台演奏

28. 奔驰车、心脏跳与触键

29. 怎么较少听到对触键速度的讨论?

30. 感念前丈母娘的一碗湯

31. 太太也是我的老师

32. 老鼠也是我的老师

33. 聪明的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34. 我的老师——诚实的小Tony

35. 学生除了学琴外,还学到了什么?

36.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启示

37. 给陈燕妮的回信

38. 向朗朗们的父母致敬!——向虎妈们致敬!

39. 赢在起跑线上——我那旅欧指挥家的弟弟怎样起步和成功的

40. 哪种学生可以成功

41. 不成功学生的脸谱图

42. 我怎样教7-8岁小孩子弹肖邦夜曲

43. 作曲家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44. 我怎样教7、8岁小孩弹奏鸣曲

45. 尊重文凭,打倒文凭主义

46. 好到什么地步才是真好?——保持谦卑自省的心

47. 成材或成柴

48. 找到訓練的突破點

49. 写在23年年初一 ——王校长